2020年12月07日 第568期
正向
中立
保守
點選圖示掌握市場動態與展望
美國
上週儘管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及就業等經濟數據不如預期,然而市場對新冠疫苗及財政刺激計畫的期待持續升溫,推升美股持續創高。總計一週,標普500指數收漲1.67%,收在3,699.12。
最新公布的Fed褐皮書顯示,10月下旬以來Fed 12個地區中,有4個地區經濟很少或未有增長,5個地區部分部門活動維持低於新冠疫情前水準,顯示美國經濟活動部分再受升溫的疫情所拖累。惟據Economist/Good Judgment公司訪查,自11月新冠疫苗研發正面消息陸續出爐後,市場對新冠疫苗提前廣泛施打的期待大幅提升(2021年6月前機率至4成5,9月前至近9成),且「神速行動」預計在明年2月底前為1億美國人接種新冠疫苗,並涵蓋大部分高風險族群,料新冠疫苗期待將得提振市場風險偏好。同時,Fed資產負債表總額續創7.22兆美元新高,而通膨預期雖有回升但仍處合宜水準,加上Fed主席鮑威爾12/2國會作證表示Fed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將考慮資產負債表問題,評估美國貨幣環境仍將持續寬鬆。綜合上述,且標普500指數已越過前高壓力3,646,故評估美股後市將仍具上行空間。
歐洲
英國通過輝瑞疫苗使用授權激勵市場表現,淡化脫歐進程延宕擔憂,總計一週,道瓊歐洲600指數上漲0.21%,收在394.04,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更直接受惠疫苗利多,單週上漲2.87%,表現優於歐洲大盤。
11/9疫苗數據陸續公布後,歐洲主要國家日均確診人數越多股市漲幅越大,且整體漲幅大於全球股同期間表現(MSCI全球指數上漲5.6%),反映受疫情影響越嚴重,後續修復行情將更可期,故評估在全球疫情相對嚴重的歐洲,待歐盟藥品管理局如預期於12月通過疫苗核可後,股市將更添動能。綜上,且本週ECB料擴大原有貨幣寬鬆措施將可更添投資人信心,故道瓊歐洲600指數維持430目標價位,建議可適度加碼布局。
東北亞
上週受惠經濟數據優於預期,且資金輪動提振指數表現,累計上證指數一週收漲1.06%,收在3,444.58。香港國企指數則因美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,同步拖累相關港股上市企業,指數累計一週收跌1.54%,收在10,624.65。
中國10月工業利潤年增率攀升至28.2%,呈現進一步加速上揚(前值為10.1%),反映企業獲利狀況續好轉。且據高盛預估,明年上證指數EPS年增率將自今年的-3.1%上升至15.9%,獲利雙位數成長下,料有助支撐陸股長多格局。此外,受惠市場對景氣復甦前景展望越趨正向,帶動資金輪動至景氣循環類股,觀察11月以來,北向資金淨流入達80.1億美元,且主要流入非核心消費及金融類股當中(分別占總金額的16.4%、15.5%),且考量此兩類股權值分別達7.35%及29.02%,料有助推升陸股表現。綜上,惟前高仍存賣壓待消化,故建議待指數突破壓力後再行進場布局,長期目標價為3,690。
南韓KOSPI指數受惠經濟數據表現逐步回溫,且疫苗樂觀情緒推動下,累計一週收漲3.72%,收在2,731.45。南韓11月製造業PMI升至52.9,連6個月回升,且創2011年以來新高,其中新訂單指數亦升至10年來新高下,反映經濟動能穩定復甦,故維持韓股正向看法不變。建議可持續布局韓股。
東南亞
英國批准輝瑞疫苗,使市場風險偏好持續回升,帶動東南亞與印度股市上漲動能,使MSCI東南亞指數上漲0.71%,而印度更受惠央行維持寬鬆立場,持續支撐機濟復甦,使印度SENSEX 30 指數則上漲2.11%。
東協11月製造業PMI由10月48.6回升至50,為3月疫情爆發後首度站回榮枯線之上,顯示東南亞製造業狀況隨全球經濟復甦,已漸趨穩定。另外,印尼11月CPI年增率1.59%,核心CPI年增率1.67%連續7個月下滑,兩者皆處在央行目標區間之下(2%-4%),加上當前印尼盾貶值問題已逐漸緩解(近一個月升值3.45%),故預期央行明年Q1仍有降息1碼空間。綜上,預期MSCI東南亞指數長期目標價為820。
印度Q3 GDP年增率-7.5%(前期-23.9%),優於市場預期-8.8%,後續評估印度Q4服務業PMI重回榮枯線之上(11月53.7),預期經濟有望呈現更全面性的產業復甦。另外,隨最新一週(11/29)野村商業恢復指數已回升至疫情以來新高89.2,同時印度商品與服務稅收連兩個月達1兆盧比以上,顯示在目前印度商業活動恢復,有利於政府稅收回升,並預期企業在未來營收將有望持續改善。綜上,預期印度SENSEX 30指數長期目標價為47,000。
拉丁美洲
輝瑞疫苗於英國獲准使用提振市場信心,OPEC+達成新減產協議支持油價表現,加上巴西經濟復甦、財政狀況好轉,使得上週巴西聖保羅指數上漲2.87%,MSCI拉美指數上漲5.78%。
巴西10月工業生產指數89.4月增1.1%,連續6個月正成長,且較2月疫情前88.2高約1.4%,反映實際工業狀況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,考量相關領先指標11月工業信心118.2及製造業PMI 64.0持續擴張,預期經濟復甦趨勢將可延續。
巴西上週公布10月財政預算盈餘約30億黑奧,為1月以來首度盈餘,反映經濟復甦下政府稅收增加、對企業現金支出減少,此外考量(1)巴西總統表示緊急狀態不會延長,明年財政支出將遵守支出上限,(2)稅制與行政改革可望於明年獲得進展,故料財政展望正面有利巴西股匯市。綜上,且各疫苗利多消息將持續提振市場風險胃納,有利整體拉美股市表現,故建議布局。
美債
上週美國民主、共和兩黨參議員共同提出總額達9,080億美元的新版紓困方案,且11月非農就業報告遜於預期,促使紓困成為當務之急,提振市場對兩黨可望重啟紓困協商的期待,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因而一週收高13bps,收在0.9659%。
展望未來,由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、最新系列就業數據及Fed 12/2公布褐皮書均可觀察到近期疫情回溫再度拖累美國經濟活動,惟投資人對新冠疫苗提前廣泛施打的期待已大幅提升,進而提振市場風險偏好;加上疫情升溫下,美國財政紓困迫切程度及Fed維持寬鬆環境以支撐經濟的機會反而提高,預期此將繼續支持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走勢,故料美國公債殖利率長期趨於緩升的觀點仍將維持不變。
新興債
上週受惠英國政府批准輝瑞疫苗正面消息、中國等部分新興國家11月PMI數據持續改善、原物料價格高位盤旋等多個利多帶動資金延續回流新興市場,債、匯齊揚激勵美銀新興本地債(美元計價)指數一週上漲1.41%,新興美元債上漲1.00%。
11月新興市場製造業PMI(53.9)已連續7個月改善,且新興市場經濟驚奇指數翻正後震盪向上,代表新興國家經濟數據持續優於預期;而據國際金融協會,11月流入新興市場股、債共765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,評估在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持下,景氣復甦更加明確,風險偏好回溫,新興貨幣升值趨勢亦可望延續。
此外,隨著新冠疫苗問世及施打前景愈加清晰,11月新興本地債指數上漲4.93%,其中匯兌收益(3.79%)貢獻77%,尤其歐非中東(4.23%)及拉丁美洲(5.77%)匯兌收益強於大盤;觀察新興本地債年至今總報酬,歐非中東(-0.5%)及拉丁美洲(-6.5%)受匯率拖累,評估對原物料看法更為樂觀下,該類資產仍具落後補漲空間可期。
新興歐洲
市場風險偏好回升,帶動資金流入循環性類股比重高的俄羅斯與新興歐洲股市,總計一週,俄羅斯RTS指數上漲4.22%、MSCI新興歐洲指數則上漲4.27%,皆為連續5週上漲。
俄羅斯股市目前股利率約5.8%,雖較近三年均值下滑,然其主要因股價上漲所致,且2021年隨企業獲利料將回升至年增47.5%,股利亦將隨之上揚,彭博預估2021年股利率約可達6.4%。
綜上,預期受惠疫後經濟且有高股息優勢的俄羅斯股市,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,因此維持俄羅斯RTS指數長期目標價1,700不變。
公司債
上週債券市場仍隨風險偏好回升,整體債券指數呈現走揚。總計一週,全球投資級債指數上漲0.32%,全球高收債指數上漲1.23%,美國高收債指數收漲0.92%,歐洲高收債指數則受歐元升值影響而上漲2.28%。(上述報酬皆已換算為美元)
以穆迪預期違約率指標觀察(EDF),隨市場風險偏好改善,指標呈現趨勢下滑,評估在當前市場氛圍下,將可望帶動高收債利差進一步收斂,若收斂至本益比5年均值負一倍標準差,美國高收益債/全球高收益債約有3.43%/3.73%資本利得空間。
另根據小摩,11月美國高收益債約有8.9億美元進行不良債權交換(快違約的公司以協商方式新債換舊債),且並無出現實際違約的公司,為2018年1月以來首見;此外違約(含不良債權交換)總額亦回落至新冠肺炎爆發前水準,反映隨經濟趨於穩定,高收債發債公司基本面持續改善。
綜上,加上疫苗有望於12月獲FDA緊急授權,有利市場風險偏好改善,建議續將高收益債納入資產配置,並建議持有循環性占比較高之相關標的。
找基金看市場,一張世界地圖帶你瞭解更多市場風向
立即前往
e鍵省下查找資訊的時間,快來體驗「基金e指選」找出適合你的基金
立即前往